第四十九章 谈判的结局-《东京大律师:开局律所破产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是,工会与银行,无论怎样谈来谈去,核心的矛盾并无法解决。

    银行要向日钢注入资金,就需要资产进行抵押。

    而工会不同意资产的抵押。

    其中,总务大臣寺田也试过提出一个方案,那就是资产抵押的同时,银行打出来的借款资金,安排进入工会、企业的共管账户,确保工会能对企业资金的运作和使用也有一定权利。但是,这个提议却被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未来空间株式会社否决。

    未来空间不愿意看到日钢的资金使用会处处受限。商场如战场。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。如果办个企业,用个资金,都需要层层审批,那边去找一下企业的管理层,这边去找一下工会的干事审批,那这个企业的效率将变得极为低下,绝对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。

    事情几乎进入了一个死结。

    工会和银行存在矛盾。

    但是能让二者妥协的方案,又无法得到战略投资者的同意。

    这像是进入了一个不可能三角。

    你无法同时满足工会、银行、战略投资者的要求。

    目前,银行和未来空间的的会计师、律师均无法驻场,被工会驱离。整个项目实质性地停顿了下来。

    寺田这边也同样非常着急。现在,时间就是生命。每过去一天,都在燃烧着日钢账面上为数不多的现金。寺田这边也在派人不断游说工会,但是依旧收效甚微。工会对于银行这类外部债权人,高度不信任。

    事实上,工会的这种态度也与日钢工人的年龄结构有关。日钢大量的工人临近退休年龄。他们并不害怕日钢倒闭,相反,日钢倒闭反而能提前给到他们一笔丰厚的遣散费用,足够支撑起他们一直到退休领取年金前的生活。

    因此,工会看重于眼前实实在在的资产。

    至于说日后日钢的经营如何如何,会不会重生为先端材料的制造企业,这不是工会最关心的。像这类关于梦想激情的叙事,在产业工人眼中,与“画饼”无异。企业能否顺利转型有着不可预测的因素。

    如果日钢的资产没有抵押给银行,至少产业工人的工资、遣散费用是享有债权的优先性,可以先于一切普通债权人受偿。日钢万一真的撑不住的那一天,产业工人多多少少也能最后喝上一口汤,他们实在没有必要去冒着失去一切的风险。

    所以,工会的态度趋向于保守,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